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养育 长清区举行第二个家庭教育促进月第二场讲座活动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4-03-13

  原标题: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养育 长清区举行第二个家庭教育促进月第二场讲座活动

  为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会议精神,继续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落地实施,长清区教育和体育局在2022年5月举行本年度第一个家庭教育促进月活动基础上,12月10日第二个家庭教育促进月活动拉开序幕。本次家庭教育促进月活动,聚焦家长关心的问题,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在网络成瘾、孩子学习内驱力、家庭心理养育等方面为家长进行精准把脉、科学指导和方法引领。活动由长清区乐天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区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冬华主持。

  10月17日,本次家庭教育促进月第二场公益讲座《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养育》,由山东省社科新秀、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东岳学者”青年人才韩磊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讲授。

  讲座从埃里克森人生发展阶段理论展开,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婴儿期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儿童早期是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羞耻感;学前期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学龄期是勤奋对自卑的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青春期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韩教授从每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入手,分析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而又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

  接着,讲座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接受·响应”和“要求·控制”两个维度考察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几个方面跟家长们分享。

  了解了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的“七大杀手”,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孩子一起设定目标,及时鼓励,给孩子建立希望感,和孩子好好说话,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营造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作为父母,需要不断学习,不仅要关心孩子衣食住行,而且还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根据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同性格及智力等的变化适当地调整和选取不同的教养方式,教育孩子应该是一件快乐和轻松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

  陪伴孩子就是一场修行,作为家长需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学会养育。陪伴不是为了取悦孩子,而是父母与孩子的一种双向成长,父母不断学习,在会做家长这条路上就会越走越快乐。全区的教师、家长一起认真观看了讲座。

  本次讲座家长们文明观看,认真聆听,线上积极互动,表示讲座主题明确、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直击家长的心灵,纷纷用文字记录点滴感悟。

  长清区教体局举办家庭教育促进月旨在通过专家讲座向家长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育子观,使家庭教育更加科学、精准、有效。同时汇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打造长清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新样态。